首页 党政动态 走进临泽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临泽招商

【我的乡村我的家】金色长庄

发表日期: 2022-12-31 14:30 编辑录入:临泽县融媒体中心编辑 来源:临泽县融媒体中心
 : 

【村名由来】

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宋氏一支兄弟9人从大寨子迁来,筑庄1座。其布局为九个庄子一字排列,故名“宋家长庄子”。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成立长庄高级农业合作社,1968年更名“跃进大队”,1983年正式定为“长庄村”。

村庄档案】

长庄村位于临泽县城西7公里,南至西干渠大岗子,东西与大寨村、西与富强村毗邻,北至西平滩。国道312线、连霍高速公路、兰新铁路及第二双线穿村而过,全村共7个村民小组,285户946人,耕地面积3951.22亩,2021年经济总收入5284.71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89万元,2021年被甘肃省爱卫会评为甘肃省卫生村。

行走在美丽的长庄村,犹如一幅幅绚丽画卷徐徐展开,戈壁春景碧于天,乡村建设焕新颜。感受新农村的发展变化,传统农业向着集约化、机械化、一体化大步迈进,第二三产业在乡村振兴的东风下落地扎根,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山还是那些山,水还是那些水,一切却在改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就,人民民生福祉得到有效保障,我们的乡村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千亩向日葵开出“致富花”。走进长庄村千亩“金色田园·葵海印象”向日葵制种基地,一股浓烈的葵花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万株向日葵竞相开放,叶如蒲扇,花若金盘,放眼望去,一个个金灿灿的花盘迎风摇曳,高低错落,俨然一片金色的海洋,美不胜收。勤劳的小蜜蜂唱着嗡嗡嗡的丰收歌,在金灿灿的葵花上飞来飞去,一颗颗向日葵迎着太阳张开了笑脸,不仅为乡村添了一抹亮色,也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种植户正在田间忙着劳作,一幅充满希望的田园风光图浮现眼前。基地位于312国道,交通便利,经常有路过的人驻足、观赏、拍照,成了当下十分流行的“网红打卡地”。

“田坎高来田坎低,连成一片好开拖拉机。标准高设施俏,快把农田平整好,抓住机遇创业绩……”经过高标准农田改造,这里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粮田变良田。夏天的清晨,看一看笔直的田埂,青葱茂密的秧苗,秧苗尖上晶莹透亮的露珠,好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条条被田埂截割成方块的玉米田里,喷灌设施排队成行,大型机器劳作其中,喷撒出满天银珠,似乎让人们看到秋天那一颗颗饱满的籽粒堆积如山。冬天的午后,灌满冬水的田地又宛如一块块明镜,映射着天空的暖阳,静谧安详,这是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与为之劳作的人共同的休养生息之象。现代化农业的生机活力与古往今来的自然规律是如此美妙的结合。

长庄村着力于打造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庭院。晨光微熹,霞光染红了东方,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祥和,整个村庄笼罩在恬静的氛围中。新农村的建设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一路走来,312国道沿线一排排白墙青瓦、美丽整洁的房屋映入眼帘,白灰勾缝,古朴而自然。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院落一角整齐有序的菜畦里长着喜人的蔬菜,偶尔点缀着几朵小花,甚是惹眼。错落有致的家家户户门前,有很多不知名的树,它们的枝干纵横交错,就像撑起的一把把绿色大伞。枝叶中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像一个个绿色的小精灵。小朋友们围着聊天的大人追逐,玩耍,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荡漾在空气里,一切都是那么质朴。

一千多头牛,近看有卷发的、白鼻梁的、花斑点的……静静站立着。再看那一个个高耸的草包,如山的草垛,散发着浓烈醋酸味的青贮饲料。蒜苗、南瓜、西红柿,放眼望去一片片蔬菜大棚种植基地,乡村在变,人们在种植、养殖、加工方面不断求新、求变、求精,用科技致富的“含金量”越来越高。土猪肉、敞放鸡、环保菜,瓜果满挂枝头,鸡鸭鹅齐声鸣唱,今日之家乡人,喜上眉梢道不尽遇上了好光景。

新房林立,草木葱茏,时有鸟鸣声回荡耳畔,与村民邂逅,和颜悦色,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目之所及,如诗如画,文明和谐,美景相随,令人沉醉。镜头下的家乡,祖辈宜居的村庄,前景可待,未来可期。(宋婷婷)

编辑:刘  颖

审核:徐  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