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我的家】筑梦新居黄家堡
【村名由来】
黄家堡,明嘉靖二十九年筑,建筑规模与板桥堡、四坝堡相同,北距长城1千米,南至丝绸之路北道,占地十余亩。据传,因其堡原为黄姓族人居住而得名。但随着历史变迁,黄姓早已没落,赵、边、许等各种姓氏在这里杂居生活,开荒种地,让黄家堡变成了一个以农业发展为特色的大村。
【村庄档案】
平川镇黄家堡村东接板桥镇西柳村,西临平川镇五里墩村,由原黄一村、黄二村合并为现在的黄家堡村。全村共有11个合作社,704户2554人,耕地面积8884亩,以玉米制种为主导产业,西蓝花、菜心等经济作物为特色产业,202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190.47元。先后被命名为市级卫生村、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
来到黄家堡村,仿佛进行了一次穿越,既有绿树匝道,又有黄沙漫漫,既有荒漠戈壁,又有湿地河流。当中秋时节,漫步于张罗公路黄家堡段,那一片片晃眼的金黄,直扑人的眼际。黄澄澄的结实的玉米棒子,铺满了眼,直铺到了天际。一树树黄绿交错的杨树叶,映衬村民们泛光喜悦的脸,尽是勤劳岁月煮透的印迹。一排排的清雅小院,依林傍水,青砖白墙,透着中国传统建筑的清秀典雅,古朴厚重。片片金黄的叶子,乘风飞舞,像极了黄家堡村现代农业蒸蒸日上的好势头,又像极了心花怒放的黄家堡村人。昔日的塞上荒凉一隅,开始了村村清雅、地地葱翠,产业成规模,人人有奋斗规划的蝶变。
在“党群同心、筑梦新居”的党建民居品牌打造行动中,中式简约风貌的清雅小院已入住17户。还有二期已完成主体工程封顶中34户。同时,党员群众共栽植绿化带苗木八千多株。能源改造、生态颐养、绿化景观、饲草银行、改厕改水,畜禽养殖……一个个功能区逐步完成。如今走进“筑梦新居”高质量居住区,绿荫绕村,流水潺潺,群芳绽放,果满枝头,处处美、步步亮、院院是欢笑,户户对未来充满希望!
人居环境改观了,农民收入提高了,民风家风更是蒸蒸日上。黄家堡村推出学习传承传统文化,倡导良好家风系列活动,极大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通过“好家风故事”宣讲、“好家风”授牌仪式,让家风文化深入人心;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评选的道德模范、五星文明户,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通过开展“道德讲堂”、文明礼仪知识讲座等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引导群众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引导群众积极向先进看齐,运用榜样的力量,带动群众见贤思齐,释放强大正能量。
秋天是属于黄家堡的,这里良田美池纵横交错,荒漠森林跨越今古,古朴现代融于一体。农业是黄家堡的根本,黄色是村民的向往,漫天飞舞的黄叶,满地铺满的玉米,将秋天的黄家堡装扮得分外迷人。(崔爱萍)
编辑:李伟丽
审核:徐 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