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种”产业。坚定扛牢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政治责任,示范推广“粮+粮”“粮+菜”等套种复种模式,落实春小麦3004亩。加快玉米制种“五化”基地建设,落实玉米制种3.8万亩。围绕抓市场、促品牌、增效益,落实高原夏菜1600亩、红辣椒1854亩、小蔬菜制种2767亩、商品玉米9501亩。积极争取资金1287万元实施1.47万亩高标准农田智能水肥一体化改造和盐碱地综合治理项目。发展“牛”产业。全力支持投资3000万元的甘肃美加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和牛养殖园区,规划建设占地615亩,改建标准化双列式牛舍8栋,繁育纯血和牛2000头。依托和牛养殖园区,投资160万元实施新柳村、向前村和牛扩群繁育基地建设项目,购置基础母牛300头,创新推广“公司+农户”统一养殖、统一回收模式,在全镇范围内胚胎移植和牛395头。打造“瓜”产业。聚焦拓展物理空间、技术空间、市场化品牌空间,充分发挥山东寿光奔冉农业科技公司资源优势,推行“一建二改三租”模式,投资7351.83万元,规划建设占地589亩,建设长220米、宽63米的高标准保温连体大拱棚23座32.46万平方米,带动全镇改建温室41座、连体大棚16座、其他镇改建温室60座全部纳入甜瓜种植联盟链条体系,着力打造“丹霞蜜瓜”特色种植品牌,亩均效益达8万元以上,带动劳务创收250余万元。(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