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部署明责任。将林权历史问题化解作为“一把手工程”,出台县级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构建“政府统筹、部门联动、镇村落实”的责任体系。聚焦林地权属争议、资金技术瓶颈等难题,通过县委书记、县长“每季一题”专题会议,集中协调解决跨部门事项37项,落实工作经费180万元。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与林草管理职能融合优势,通过数据贯通、机制创新和服务下沉,一体推进林权数据清理规范工作。摸清底数强根基。以“三调”成果为基础,编制技术方案,明确历史数据清理、外业调查核实等各环节工作推进“路线图”,确保化解有序,高质量入库汇交林权数据323宗9.63万亩。融合“三区三线”等成果,套合高分辨影像,精准制作工作底图,运用无人机、“林调通”,全覆盖外业核实集体林地6367宗8.29万亩,逐村摸排已办证集体林地数据,全面清理历史林权数据5566条16.79万亩,做到应清尽清。分类施策破顽疾。以权属争议、地类冲突、登记瑕疵“三清零”为目标,采取补充权源资料、公示确认、引导变更登记等措施,累计化解5类657件历史遗留问题,实现问题分类标识、销号管理。针对部分闲置集体林地,按照“分股不分地、分利不分林”原则,向村集体颁发经营权证130本,为农户发放收益权证6145本。着眼长效固成果。落实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紧盯跨镇域权属纠纷,实行“一案一专班”包案督办,每季度评估处置进展,确保林权权属纠纷清零。建立林权关联数据信息和档案资料查询互用制度,打通不动产登记与林草系统接口,实现“以图查权”精准管理。创新服务机制,将林权登记纳入“一窗受理”事项,施行“并行办理”“网上办理”,实现林权登记业务“一站式”服务。(杨立鹏、濮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