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建引领,构建基层治理“红色矩阵”。大力推行党建引领乡村治理“24字”工作法,深入推进“五大工程”,深化“枣乡党旗红·全域强功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行动,构建“清单式推进、闭环式管理”工作机制。巩固拓展“党建+产业”组织振兴模式,做响做靓“金色田园党旗红”党建品牌,持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标倍增”行动,充分发挥玉米制种产业片区党委对集体经济的引领推动作用,解锁产业共富新密码。创新载体平台,激发基层治理“一池春水”。夯实治理基础,推行党建“网格化+”管理体系,打造集党建、议事、代办等功能为一体的“全要素网格”10个。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规范引导10个村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和广大群众深度参与基层治理。搭建治理平台,全面推行“四级七天”调解法,有效解决群众身边的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困难帮扶等“关键小事”62件。运用“七步议事法”,打造“邻里小院”议事平台114个,形成“村民说事—干部解题—群众评议”闭环链条。开设“大兵讲法”视频专栏,推出短视频23期,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9%以上。聚焦民生需求,绘就基层治理“幸福底色”。深化“结对帮扶·爱心临泽”工程建设,创新“三小”工作法,落实帮扶政策454件,走访探视182次,帮助解决困难实事31件。落实“每季一题”机制,推动解决群众关心关切问题,配置玉米制种4.47万亩,小麦、小杂粮等作物种植3732亩,新建三一村睿鑫肉牛养殖小区1处,双面日光温室育苗棚7座,智能玻璃日光温室1座,3500㎥气调库1座,高标准打造贾家墩村桃花源休闲庄园1处。持续深化“美育水乡·德润平川”文明实践品牌,运用“庭院恳谈”“彩虹课堂”等志愿服务项目,巩固扩展“敬比赛夸”“孝善基金”等社会效应,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攀升。(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