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落实“无死角”。第一时间召开防汛工作推进会,结合辖区地形特点和历年汛情规律,动态调整镇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同步督促9个行政村修订完善防汛应急预案,组建由党员干部、民兵、志愿者组成的应急抢险队11支,实行“镇领导包片、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三级责任网格,将监测预警、人员转移、隐患排查等任务细化到岗、责任到人,确保防汛责任链条环环相扣、不留盲区。宣传引导“入人心”。坚持“防”字当先、“宣”字为要,将防汛知识普及融入日常走访,依托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工作走访机制,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开展“敲门行动”,面对面向群众讲解暴雨内涝、山洪灾害的识别方法,演示应急避险路线和自救技巧;针对老人、儿童等重点群体,通过智能云广播循环播报、微信群转发预警信息等方式及时提醒。物资保障“有底气”。全面摸排辖区内放牧人员、进山务工人员、独居老人等重点群体底数,及时充实防汛物资仓库,储备编织袋、木桩、铁锹、强光手电等物资,协调挖掘机、装载机等应急机械15台,镇应急管理办、水管所对辖区主要沟渠、山洪灾害隐患点、沿山村社道路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隐患台账,累计整改边坡松动、排水不畅等问题3处。值班值守“不断线”。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镇主要领导带头值班值守,值班人员实时掌握气象、水利等部门发布的雨情、水情信息,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达到户、第一时间响应到位”;镇纪委定期抽查各村值班情况,重点检查人员在岗、物资储备、隐患整改等落实情况,对脱岗漏岗、敷衍塞责等行为严肃追责问责,以铁的纪律护航防汛工作落地见效。(刘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