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服务,在质效提升上求“精”。紧盯企业开办、重点项目,全面落实“预约+延时+上门”的“保姆式”服务,7件高频“一件事”提交材料精简至1份,办理时间缩短至1个工作日,自助服务终端24小时“不打烊”,证照“即来即办”成为常态。多维度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新登记经营主体848户,节省企业开办成本8.08万元,完成“自转个”“个转企”120户,企业开办满意度99.6%。科学监管,在刚柔并济上求“准”。深入开展“铁拳”行动和“利剑护农”等专项执法,查处各类案件62件,其中“两轻一免”案件占总案件数84%,做到刚柔并济、过罚相当。为74户经营主体修复异常信息158条,优化调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比例和频次,整合多部门力量“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涉企检查频次同比下降45%。创新赋能,在驱动发展上求“实”。连续多年将涉农知识产权奖励政策纳入“县委1号文件”,全县注册商标、授权专利、高价值发明专利分别累计达1400件、2527件、17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52件。8个知识产权工作站共处置侵权纠纷12起,专人指导企业办理专利质押融资贷款累计5110万元,帮助申请知识产权补助累计106.8万元,促进创新成果高效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