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管理促实效。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网格化管理机制,构建“党建+网格+数据”管理模式,科学划分标准网格14个,微网格127个,全镇党员群众纳入网格,实现治理主体入网、治理要素入网、治理事务入网。线上线下同步运行治理流程,依托网格管理解决党员群众各类难题86件,满意度达99%以上。精准服务惠民生。坚持“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作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深度运用“四级七天”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法、情理法条调解机制,年内化解各类矛盾175起,调处成功率100%。注重发挥德治效能,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常态化开展典型榜样培树,选树先进典型68人,为乡村治理增添温暖底色。培育发展新动能。深化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依托11个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引导探索多元发展模式,构建形成“一村一特”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不断升级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新路径。2023年,全镇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35万元以上,2个村突破100万元,集体经济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