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增强节水“内动力”。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先后出台相关制度措施20多项,节水“三同时”制度落实达100%。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安装智能化地下水计量设备1756套、地表水计量设备224套,实现地下水从粗放用水向高效用水、过度使用向主动节约的根本转变。综合施策汇聚节水“大合力”。实施梨园河、蓼泉等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建成红山湾、小泉湖两座水库,新增蓄水能力2150万立方米。推广滴灌、喷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全县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622。鼓励工业企业水资源梯级优化利用,全县26家工业用水企业全部安装智能化计量设施,规模以上重点用水企业重复利用率达90%以上。源头防控提升节水“硬实力”。投资2.81亿元实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治理修复生态水系6条75.68公里,恢复生态湖9座,新建生态护岸148.12公里,修建污水管道13.4公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不断增强。持续深化河湖“清四乱”行动,整治河道乱堆问题5个,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和7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均达100%。示范带动塑造节水“形象力”。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节水进校园、进企业、进小区等活动。按照“示范先行、以点带面”工作思路,创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学校、节水型小区等载体100多个,形成了体系完整、制度完善、设施完备、高效利用、监督有效的节水机制。(县水务局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