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落实好《“十四五”全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建设规划》,按照《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主要粮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持续提升粮油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水平,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建设农业强县的头等大事,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促进粮油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突出粮油规模种植主体这一关键,发挥科技增产支撑作用,充分调动种植主体优化组织方式、应用先进技术的积极性。通过奖补激励,开展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依托一批规模主体、聚焦一批关键作物,挖掘“地、种、肥、药”各要素、“耕、种、管、收”各环节增产潜力,集成各项增产技术,分区分类推进粮油单产提升,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和效益提升,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二、目标任务
支持粮油规模种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组织方式、集成种植模式,努力提高主要粮油作物关键技术模式到位率和覆盖面,力争培育一批粮油规模种植能手和高产典型,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更好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尽快迈上新台阶。省农业农村厅下达我县规模主体粮油单产提升项目资金112万元,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实施方案要求,对小麦单产比全县平均水平高3%的种植大户、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企业,每亩给予不超过50元的补助。
三、实施范围
开展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在作物选择上,以产能提升最迫切、单产提升潜力最大的小麦和玉米(制种)为重点;在支持对象上,重点支持从事粮油规模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在主推技术上,着力引导小麦宽幅匀播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标准化生产等关键技术应用。
四、项目资金使用
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财政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预算的通知》(甘财农〔2024〕91号)要求,下达我县项目资金112万元,结合我县实际,项目资金计划安排如下:
(一)补助范围。重点支持从事粮油规模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资金奖励性补助、打造百亩攻关田、千亩示范方购买社会化服务补助和技术推广及其他费用支出。
(二)补助内容。一是资金奖励性补助100万元,占总项目资金的89.29%;主要对粮油规模种植经营主体种植小麦、单产比全县平均亩产提升3%以上的,每亩给予不超过50元的奖励性补助。二是购买社会化服务补助及试验示范补助10万元,占总项目资金的8.93%,主要用于示范基地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小麦试验示范及水肥托管服务等社会化服务补助。三是技术推广及其他费用2万元,占总项目资金的1.79%,主要用于宣传培训、现场观摩、车辆租赁、资料印刷、制作标牌以及项目核查验收等相关费用支出。
五、工作程序
按照主体申报、过程记录、资金拨付的程序实施。
(一)主体申报
1.申报程序。各镇符合条件的粮油种植主体积极参与,自愿申报。申报主体向所在镇政府申报,经镇政府审核后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依据申报主体的单产水平、种植规模、时间先后顺序等,对申报主体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报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会研究确定扶持对象,并在临泽县政府网站进行公示,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2.申报条件。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小麦,单产比全县平均亩产提升3%以上,每亩给予奖励性补助。
3.申报材料。各镇上报《2025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项目补贴资金发放花名册》,一式四份,加盖镇政府公章后报县农业农村局。
(二)过程记录
在专家技术人员和农技推广队伍指导下,规模种植主体选择良种、配套技术、防灾减灾和病虫防控,促进关键技术落实到位。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应按要求加强田间管理,落实关键技术,努力提高单产水平。实施主体要建立生产档案,记录作物生产过程中应用的关键技术、采取的主要措施等,并根据作物生长农时及时记录种植作物全生育期主要农事操作、主要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推广使用等重点技术到位情况,并上报主体单产证明材料(镇政府盖章签字)。
(三)资金拨付
县农业农村局会同县财政局仔细查阅主体生产档案,主体关键技术措施到位、单产目标实现等情况,对符合条件的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及时拨付奖补资金。
六、保障措施
各镇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动员本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积极申报。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统筹规划、完善机制、狠抓落实,确保项目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成立技术指导小组,依托项目实施,创建高产样板田,指导规模种植主体选择良种、配套技术、防灾减灾和病虫防控等,促进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加强项目监督,确保项目实施规范有序、测产结果真实可靠、奖补发放公开透明,对项目内容、补助对象、补助金额等信息进行公开公示,确保资金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