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政动态 走进临泽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临泽招商

全民阅读活动精品书目推荐  第231期

发表日期: 2025-08-19 16:28 编辑录入:临泽县管理员 来源:临泽县图书馆
 : 


(县图书馆馆藏图书   阅读推荐)

上班哪有不“疯”的

小川叔     著

本书作者小川叔在40岁的时候决定裸辞。相信这也是很多人会面临的课题:身体状况告急,行业遭遇寒冬,不想再扎身职场,或者想追求自我实现……其实,除了沿着既定轨道,获得财富、名誉、地位,或许我们也可以选择暂时脱轨,在新的人生路径中找到真实的自己。书中,小川叔向我们展示了自己辞职以来的心路历程,并且站在过来人的立场,给正在职场“叛逆期”的我们分享了一些开启第二职业的方法。真正的幸福始于行动,但终于感受。如果你正处在职场的十字路口,期待你读完它,远离恐惧和焦虑,找到让自己快乐起来的答案。

山音

(日)川端康成    著

《山音》的故事很简单:年老的尾形信吾面临着记忆力衰退、同龄人相继去世的麻烦,同时儿子外遇,女儿离婚回了娘家,自己也逐渐感受不到与妻子的连接。就是这些琐事,让他撕捋不开,也让这本小说撕捋不开,更让读者陷入茫然和纠结。就像雨中昏黄的小灯,你说它有,它也没有什么,但就是会让你感觉压抑和暧昧。来自山中的风之回音,细腻冷静地带来旧时代的遗民面对新时代的不安和恐惧,将战后崭新、鲜活、又不失野蛮的真实社会面貌,留在一脉相承的日本物哀中。本书为《一頁文库·川端康成系列(共8册)》丛书之一,除此之外还有 《千羽鹤》《舞姬》《美丽的日本与我》《伊豆的舞女》《古都》 等 。

商市街

萧红  著

《商市街》为萧红散文全集。从一九三三年到一九四一年,以写作时间为序,收录了《弃儿》《欧罗巴旅馆》《黑“列巴”和白盐》《祖父死了的时候》《回忆鲁迅先生》等名作九十二篇。从萧红二十岁出头到三十岁人生行将结束之际,近十年的性情文字,成为萧红“黄金时代”的真实记录。所选篇目很多记录了萧红与萧军生活在一起时贫困潦倒而又快乐的生活,自传性很强,是了解萧红生活的最佳入口。本书为《萧红作品:她和她的黄金时代(共4册)》丛书之一,除此之外还有 《呼兰河传》《生死场》《马伯乐》 。

从消费社会到格差社会

(日)上野千鹤子 (日)三浦展     著

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达到顶峰的大众消费社会开始,经过了泡沫经济崩溃和全球化,逐步进入格差社会。所谓格差社会,是指民众之间形成严密的社会阶层划分,不同阶层之间经济、教育、社会地位差距不断加大且阶层固化的现象。这本书写于2007年,在书中,女性主义理论家上野千鹤子与日本消费行业研究第一人三浦展以对谈的方式解读了日本从消费社会到格差社会的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今我国也出现婚育意愿下降、年轻人上升希望渺茫因而选择“躺平”、阶级话题增多、移动互联网发达导致“宅男宅女”增加和“信息茧房”等现象。了解日本社会的变迁,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下现象并思考未来走向。

辜鸿铭讲论语

辜鸿铭    著

辜鸿铭先生的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论语》,更是直接体现了他以儒家经典为载体的独特思想。辜鸿铭先生认为欧美的传教士和汉学家歪曲了儒家经典的原义,导致西方人对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产生偏见,所以他亲自为欧美人讲解《论语》。这本书不但语言精练,词意精达,而且在讲解的过程当中纵贯中西,旨在更好地帮助对中国文化了解不深的西方人更好地了解、把握儒家经典的内容。通过本书,我们可以窥见辜鸿铭先生对儒家经典的直接理解。  

祖荫下

(美) 许烺光    著

家庭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理解中国社会,解决中国问题,离不开对“家”的研究。20世纪40年代,许烺光基于云南西镇的深入田野调查,在《祖荫下》一书中勾画出一个社区中的中国传统家制与伦理。本书以家族兴衰之现象透视中国历史之规律,挖掘中国社会体系中文化与人格的复杂关系,阐发父子一体与大家族理想的相互构成。其中,整体的社会文化和个体的社会行动均以“祖荫”为核心。祖荫下的观念与生活形塑了诸多人格类型,奠定了社会基本结构,贯彻于整个中国的过去与现在。除特定领域的研究需要外,亦适合作为人文社科通识读本,感受作者治学之谨严、扎实,了解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真实样貌并与今日社会生活相对照。

汉水的身世

袁凌   著

《汉水的身世》是一本融合自然、历史、现实、人文与现实的非虚构力作,写出汉水作为一条古老江河的时代感和生命感,关注它自身和它的子民、环境、历史与现实。全书细致地讲述了汉水的前世今生及其“子民”的生命历程,配图百张作者亲摄图片,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对家乡母亲河的深沉的爱与忧,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深切的时代历史责任感以及浓厚的环保意识。我需要为她写些什么,记录她悠久的生命和变迁,记录她眼下为整个中国的付出,记录下她是怎样一条伟大的河流。

太空居民

(美)克里斯托弗•万杰克     著

阿波罗11号登月50多年后,为什么太空中人类的身影还如此之少?我们会到达火星吗?人类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多星球物种,殖民太阳系并前往其他恒星? 本书将直面这些问题。本书对离开地球的安全界限、实际挑战或合理动机进行了深入探讨。克里斯托弗·万杰克认为,考虑到潜在的科学和商业宝藏,在未来几十年里,我们将重返月球并探索火星,这一点毫无疑问。其中私人企业已经发挥了主导作用,并从人类的太空活动中获利。万杰克认为,这可以是一个可持续的项目,是地球科学、商业和休闲活动的自然延伸。他设想在近地轨道上建造旅馆,在月球上采矿、发展旅游和科学探索。他还建议在火星上缓慢而稳定地建设科学基地。如果火星的重力能够允许生育和儿童的健康成长,那么人类将在火星上建立定居点。

欢迎来到人间

毕飞宇   著

《欢迎来到人间》对医疗细节的书写扎实有据,对不同主体心理状态与生存境遇的体察细腻深入,关注以“治病救人”为职责的医生本身难以言明的病态,是毕飞宇又一次有力的写作试验。年轻有为的外科医生傅睿,无休无止地扮演着好儿子、好丈夫和好医生。自我的面目却逐渐模糊,精神世界溃如废墟。为什么必须保持优秀?为什么再也演不好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谁能把破碎的我一片片救起?生命兀自汹涌,欢迎来到人间。致每一个被迫完美的成年人。

赞美沉默

(英)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著

一边是再也回不去的家乡,一边是努力融入的都市生活,进退两难间成了格格不入的异乡人,一切希望终成了“失望的爱”。书中的主人公,他20多年来一直在融入英国的生活,想要讨得所有人的欢心,却活得身心疲惫,每时每刻都不得松懈。但他还是必须坚持下去,因为英国是他向往的更好的地方,比起自己的家乡那个落后的小岛,虽然可以过得安心自在,但家乡终究无法挥洒自己的才能,是片太过有限的天地。生活终究是在别处。

一千亿种生活

(英) 蕾秋·乔伊斯   著

一年的最后十四天,仿佛一脚踏入奇异的平行宇宙。在这里,有一家弥漫着柠檬香气的店铺,里面摆满了形形色色的清洗用具。在这里,有一道莫名其妙的裂缝,从墙壁一直延伸到地面的瓷砖,宛如一张打哈欠的嘴。风从裂缝中穿过,似乎有一声小小的叹息,飘向了远方。在这里,一股变幻莫测的天气向机场移动,动物寄存站里塞了四只猎豹、一只来历不明的山羊、一头驴,还有一只乌龟,停摆的机场上演着一场让人哭笑不得的荒诞滑稽戏。在这里,雪花仿佛同时从地面升起,又从天空飘落;绵羊正与狐狸配对,耗子在跟虫儿起舞。一切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悄然交汇。你会发现,世界比现实更庞大;你会发现,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因为,你心里的那种感受,我心里也有。

我的阿勒泰

李娟   著

本书为李娟“阿勒泰”系列代表作。全书分为两辑。辑记忆之中(2007-2009),记录了在喀吾图和阿克哈拉村细碎坚忍的生活画面;第二辑角落之中(2002-2006),原生态书写了李娟和母亲及高龄的外婆随牧民迁徙、流动的日常:开杂货铺,当小裁缝,帮往来的牧民车衣裙,去大山深处采野生木耳;春天沙依恒布拉克草原上鼓胀的帐篷,夏季牧场上喧嚣盛大的阿肯弹唱会,入冬后瓷实的迢迢雪路……戈壁、草原、森林、雪山、骏马和牧人,细腻明亮的文字展现了游牧民族在边地深远丰富的生存景观。

琴声飞过旷野

徐贵祥  著

第18届文津奖少儿类获奖图书。这是茅盾文学奖得主徐贵祥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作者凭借对党史、军史的深入了解和深厚的文学功底,透过历史的烟尘,从小切口处入手,以人物的成长经历为主线,讲述了韩子路、秋子等一群民间戏班的孩子在战争年代里成长为少年文艺战士的颇具传奇色彩的红色故事。整部作品故事环环相扣,人物命运起伏跌宕,语言爽利劲道又不失诙谐幽默,具有坚实而醇正的文学质地,为少年读者提供了一种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新路径、新视角,能帮助他们了解党的历史,感受信仰的力量、生命的韧性、在不可能时创造可能的勇毅。

风雷顶

刘海栖  著

第17届文津奖获奖图书。这是一部取材于抗日战争历史、讲述山东胶东革命根据地抗战生活的少儿小说。通过一个孩子在抗战前后的生活经历,作品展现了抗战时期八路军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在战争背景下透过人物成长展示民族新生。透过充满泥土气息的胶东风物与乡村人情,作品用一个孩子和他的家庭充满人情温度的质朴回忆,铭记了那段融汇历史血泪和民族新生的战火岁月,将个人史、家庭史和民族史融为一体。在宏大与细致、历史与个人、战争与和平之间,作品进出自如,呈现出一段有温度的的抗战历史。

始于极限

(日)上野千鹤子 (日)铃木凉美  著

《始于极限》是女性主义先驱上野千鹤子与人气作家铃木凉美历时一年的通信。她们相差四十岁,走过了迥异的人生。在长达一年的通信中,她们围绕恋爱、婚姻、工作、独立、男人等话题,把话语的利剑刺向对方,也刺向了自己。我们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活出想要的人生?每一位女性都是生活的幸存者,她们迷茫,她们反抗,她们故作坚强实则遍体鳞伤。


编辑:范 琴      

初审:崔建华     

终审:宋明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