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政动态 走进临泽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临泽招商

全民阅读活动精品书目推荐 第200期

发表日期: 2024-03-01 11:03 编辑录入:临泽县管理员 来源:临泽县图书馆
 : 

(县图书馆馆藏图书   阅读推荐)

天黑的很慢

周大新

这部作品是周大新的新作,也是中国首部关注老龄化社会的长篇小说,同时也写出了生命的蓬勃与死亡、爱与疼惜。全书20万字,共分为七章。小说用“拟纪实”的方式,用万寿公园的黄昏纳凉活动安排全书结构。周一到周四,是养老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健康专家的推介活动。周五到周日,是陪护员用亲身经历讲述陪护老人的故事。后三章是小说的主体部分,通过陪护员的观察,反映了中国老龄社会的种种问题:养老、就医、再婚、儿女等等,既写出了人到老年之后身体逐渐衰老,慢慢接近死亡的过程,也写出了老年人精神上的孤独,同时,更写出了人间自有真情在。人事代谢,往来古今,我们生生不息,因为爱温柔而有力。

山本

贾平凹

小说以秦岭深处一个名为涡镇的地方为起始,讲述了杨家棺材铺童养媳陆菊人从娘家带来了三分风水宝地,被不知情的公公赠与井宗秀葬父后,竟使涡镇的世道完全改变,从而引发了一幕幕激烈动荡的战争,刀客、土匪、游击队等多股势力一时间风起云涌,同时,井家兄弟之间的特殊关系与阮家族群的刻骨仇恨也在特定的时期与地点中变化升级。除此之外,作者更是对秦岭一代的草木鸟兽有着详尽的描述,篇幅之多,足以称得上一部秦岭地方志。

候鸟的勇敢

迟子建

该小说以“候鸟人”和“留守人”为脉络,描写了东北一座小城的人情冷暖与世事沧桑。作品表面是写候鸟,其实关注的却是人的际遇,周铁牙和张黑脸,代表着丑恶与善良,贪婪与慈悲,喻示着人性的复杂和错位。小说文字干净唯美,情节真实可触,故事耐人寻味,展示出作者较高的叙事水准和写作功底。

各自的朝圣路

周国平

周国平,1945年7月出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各自的朝圣路》作者在不惑之年,生活中却发生了一连串想不到的变故,这些变故促使作者将更多的经历用来思考令人困惑的人生难题。他将自己定位于“守望者”,并与时代潮流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以守护人生那些永恒的价值,瞭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为基本走向。书中倡导在淡漠中追求,于绚烂中归于平淡,让经过省察的人生充满价值。

把心安顿好

周国平

《把心安顿好》是周国平2006-2010年的最新随感集,也是作者继《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内在的从容》之后的第四部随感。本书中,作者思考的中心是价值观问题,对何为圆满的人生进行了诠释: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作者对生命和灵魂的本真进行了思考,倡导人们珍惜平凡生活,注重内在生活,这对疲于生活的现代人是很好的心灵抚慰和人生指向。

图穷对话录

徐小平

《图穷对话录》是徐小平先生的轰动之作,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本书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生指导历程。这本书对你是否有帮助,取决于你是否承认选择的重要。不承认不要紧,读三分之一,保证你承认智慧的选择比天生的才能更重要;这本书对你是否有帮助,取决于你是否相信合理的设计比盲目的奋斗更重要;这本书对你是否有帮助,取决于你是否懂得奋斗的目的,不懂不要紧,徐小平的三言两语,绝对让你懂得日子幸福才是成功的唯一标志。

爱的教育

埃迪蒙多•德•亚米契斯

埃迪蒙多•德•亚米契斯,意大利19世纪作家。1846年12月出生于意大利里格拉州一个小镇上,在他的青少年时期,意大利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正酝酿着爱国主义,这股风潮在亚米契斯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1865年,他参加统一意大利的复兴运动战役,退伍后,亚米契斯致力于文学创作,他以明快、清新的笔触,记叙各国的风土人情,其中代表作品有《西班牙》《摩洛哥》《君士坦丁堡》等。亚米契斯最重要的作品,当属1886年创作的《爱的教育》,这部作品为他赢得世界声誉,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顶峰。全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因此书名又叫《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的日记》。内容主要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每月故事”。

四世同堂

老舍

《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小说。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全书共分为三部分。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呼兰河传

萧红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20日,萧红在香港完成了《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成。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年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人世间有一种清光

白落梅

《人世间有一种清光》记录了百万级畅销书作家白落梅的慢煮生活。作者以闲适、雅致的笔调,如实呈现她的日常生活,以及她所珍视的那些人世间的清光:有灵且美的自然草木,故园的父母,在困境中相伴的那盏清茶,从容享受似水流年和孤独。一帘烟雨、一枚落叶、一粒尘埃,皆可见人生清光。以古人的风雅心境、气节境界过现代生活,在匆急的人生中让心慢下来,做一个懂生活的现代人。              

你所吃的苦,终将照亮未来的路

李超军

本书列举了现代人在生活中所遭遇的困境和挫折,同时分析如何战胜那些逆境,才能让那些我们吃过的苦,成就未来的路。人生,吃苦一阵子是常态,但不会苦一辈子,那些所吃过的苦,终究是铺就了走向未来的路。

明朝那些事

石悦

《明朝那些事》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写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六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三百多年关于明朝的历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明朝那些事》为读者解读历史的另一方面,让历史变成一部有血有肉的生活故事。

80后的集体回忆

杨柳

80后的集体回忆》是2011年1月1日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柳。本书是从2006年开始在网络上疯狂转载的“李雷和韩梅梅”贴子的原创者,集合一批有着共同回忆和怀旧心境的“80后们”,从儿时的吃、喝、玩、乐、学等各个方面进行“集体回忆”。从个体的角度,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个人的经历和情感,这种抒发是个体的,却可以折射出一代人的光芒,成为一代人无法遗忘的回忆。

编辑:牛雅萱

初审:崔建华

终审:宋明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