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扬帆启新程 人社服务绘振兴图景
返乡创业者们的故事,似朵朵绚丽之花在“梦幻临泽”乡村振兴的沃土间绽放。从“北漂”陈淑娟夫妇的创业蜕变,到创新“妈妈岗”破解低就业群体困境,县人社局以“精准服务”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从京城工厂到乡村工坊:陈淑娟夫妇的“归巢”创业记
多年前,陈淑娟夫妇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奔赴北京,创办了一家小型服装加工厂。然而,市场竞争的激烈、经营成本的攀升,让工厂的发展逐渐陷入困境。2018年,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吹遍神州,夫妇俩看到了家乡发展的新机遇,毅然响应号召,告别“北漂”生涯,回到临泽县新华镇,决心在家乡的土地上重新起航。彼时,全国脱贫攻坚战正打得如火如荼,“脱贫攻坚”政策为返乡创业者搭建了坚实平台。县、镇两级政府精准对接陈淑娟夫妇的创业需求,投入价值20万元的先进缝纫设备,解决了他们起步阶段的“设备难题”。凭借在北京积累的服装加工技术、行业资源和市场经验,一个承载着就业希望与产业梦想的“扶贫车间”很快在新华镇落地生根。
车间聚焦服装制作、床上用品加工两大核心业务,同步拓展线上电商销售与线下批发零售渠道,尤其在校园服装定制领域深耕细作,凭借过硬的质量和贴心的服务,逐渐打开市场突破口,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纺织动力”。2021年,随着全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扶贫车间”顺势转型升级为“乡村就业工厂”,服务范围从“扶贫”向“促就业、稳增收”延伸;2024年,惠民社区主动抛出“橄榄枝”,邀请陈淑娟夫妇成为合伙人,共同创办“劳动力就业市场”与“社区巾帼就业工坊”,让创业成果惠及更多乡亲。
破解“陪读妈妈”就业难:“妈妈岗”托起民生温度
在与社区合作的过程中,陈淑娟夫妇发现,“陪读妈妈”群体面临着“想上班没时间、想顾家没收入”的两难困境,她们渴望通过工作补贴家用,却因需要照顾孩子无法兼顾固定工作。针对这一痛点,在人社局的指导与支持下,“社区巾帼就业工坊”创新推出“妈妈岗”,以“固定用工+灵活就业+居家作业”的多元用工模式,量身定制了四种岗位类型:弹性上班岗允许妈妈们根据孩子上学时间灵活调整工作时段;流动作业岗支持在社区服务点与家庭之间灵活切换工作地点;外发承接岗可将服装加工原料带回家完成,实现“顾家赚钱两不误”;新业态创业岗则为有创业意愿的妈妈提供电商运营、直播带货等培训与支持,助力她们开启小微企业创业路。
为让“妈妈岗”真正发挥实效,县人社局主动靠前服务,联合临泽县图德职业培训学校打造“就业赋能组合拳”,首先开展就业观引导课程,帮助“陪读妈妈”破除“只能在家带娃”的观念束缚,树立积极就业信心;其次针对服装加工、电商运营等岗位需求,开展“手把手”技能培训,从裁剪缝纫技巧到线上店铺运营,全方位提升她们的就业能力。同时,完善“按件计酬、多劳多得”的薪酬机制,让妈妈们的付出与收入直接挂钩,进一步激发就业积极性。“现在,既能按时接孩子上下学,一个月还能挣两千多块!”一位“妈妈岗”员工道出了众多受益者的心声。
打出“组合拳”筑巢引凤:人社局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陈淑娟夫妇的创业故事,是该县返乡创业热潮中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该县围绕“乡村振兴”核心目标,以“稳就业、促创业、强产业”为抓手,推出一系列精准举措,为游子归巢搭建“舞台”,为乡村发展注入“活水”。
政策扶持“精准滴灌”,为创业保驾护航。针对返乡创业者“起步难、资金缺、资源少”的痛点,县人社局联合多部门推出“政策大礼包”,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设备扶持、创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资金支持,如为陈淑娟夫妇提供的20万元缝纫设备,直接解决了创业初期的“硬件短板”;同时建立“一对一”创业指导机制,邀请行业专家、成功企业家为创业者提供市场分析、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规避风险、少走弯路。
技能培训“靶向发力”,让劳动者“技有所长”。创新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等级认定”四位一体培训模式,打破“盲目培训”的困境。围绕临泽县特色农业(如葡萄、红枣种植)、文旅产业(丹霞景区配套服务)、轻工业(服装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结合企业岗位需求与劳动者就业意愿,开展“订单式”“定向式”精准培训——企业需要什么技能,就开设什么课程;劳动者想学什么技术,就提供什么培训。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数千人次,帮助大批劳动力实现“从无技能到有专长、从打零工到稳就业”的转变。
就业服务“织网覆盖”,让岗位“送上门”。着力构建县、镇、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在每个乡镇设立就业服务站、每个村配备就业信息员,及时收集发布岗位信息,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招聘活动,将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同时,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就业新模式,除了“妈妈岗”,还结合丹霞文旅发展推出“景区服务岗”,依托特色农业推出“田间管理岗”,让不同群体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如今,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持续发力下,“归雁还巢”的故事不断上演,越来越多“游子”选择归巢创业。有的创业者扎根农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有的投身文旅,开办乡村民宿与农家乐;有的深耕轻工业,带动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这些返乡创业者如同点点星火,在“七彩临泽”的大地上汇聚成乡村振兴的燎原之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让更多游子归巢有“位”、创业有“方”,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更美图景。(李玉梅、王学飞)
编辑:汪书瑶
责编:魏红光
审核:李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