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坚持“四个引领”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今年以来,临泽县坚持以文铸魂、以文惠民、以文兴业,通过思想引领、价值引领、实践引领、文化引领,拓展文化驱动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实现文化价值与社会效益共生共荣。
坚持思想引领,夯实乡村振兴文化底气。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首要政治任务,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充分发挥各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示范引领作用,突出“关键少数”,加强督促指导,推动各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61场次,示范带动全县农村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理论学习1060余场次,着力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国两会精神等专题,面向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组织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理论宣讲活动720余场次。持续办好“空中课堂”,用好1000多个乡村大喇叭,每周定时播放科学理论、政策法规、种养技术、农技知识、生活常识等内容,让党的科学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坚持价值引领,推动文明创建走深走实。持续深化“德润枣乡”道德实践活动,推荐“感动甘肃·陇人骄子”“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中国好人”等先进典型27名。争取资金28万元,新建临泽四中、五三小学省级乡村学校少年宫2所。拓展规范文明实践阵地,巩固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8个。组织举办“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七夕”暨第六届“浪漫七夕 相约红桥”集体婚礼等全县性集中示范活动20场次。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县级品牌库,“晒被子·比孝心”等6个项目入选首批市级品牌库。持续深化省级文明县创建工作,强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示范带动,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梨园村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村”。扎实开展国家级、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摸底培育工作,申报创建国家级12个、省级24个。
坚持实践引领,助力文旅事业繁荣发展。聚焦重要节庆节点,成功启动“春韵枣乡·畅享临泽”2025年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精心举办“嗨吃草芽鸡”“渔韵乡情”、牡丹文旅嘉年华等乡村旅游系列活动20余场次。精心推出“飞阅丹霞”、VR虚拟体验等低空旅游项目,常态化开展丹霞口投壶有礼、花船飞天、民俗歌舞等多形式文化展演。着力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产学研”一体化服务模式,创新推出《艺鸣惊绝》杂技秀、沙漠冲浪等文旅新业态,推动文旅业态供给提档升级。成功创建梨园村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高老庄国家丙级民宿建设完成省级推荐,鸭暖镇古寨富锶螃蟹乐园乡村旅游示范点建成运营。加强与省内外知名旅行社及景区深度合作,打造推出地质科普、民俗体验、红色教育、田园风光、研学实践等精品线路5条,累计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
坚持文化引领,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深化“全省全民阅读示范县”创建,组织开展“书香陇原·悦读临泽”全民阅读主题活动36场次。依托春节、端午等传统文化节日,精心举办2025年广场舞大赛、“二月二·龙抬头”“六月六·晒肋巴”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民俗文化活动160余场次,常态化开展“三下乡”“流动博物馆进乡村”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300余场次,放映公益电影620余场次。深入挖掘地方戏曲、民间小调、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文化遗产,常态化开展“非遗”展演、展示、展销和“非遗”三进等活动40余场次。广泛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支持镇、村举办风筝节、桃花文旅嘉年华、“端午捞泉”等民俗文化节会30余场次,使优秀乡村传统文化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代鹏)
编辑:肖佳悦
审核:张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