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改盐治碱 守护粮仓
暮春时节,在临泽县2025年盐碱地综合治理利用试点项目的轻度盐碱地核心试验区内,连片麦苗如绒毯舒展,勾勒出一派勃勃生机。
据临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干部倪艳婷介绍,在核心试验区内,共计划开展耐盐碱小麦品种引选种植、耐盐碱高产玉米品种引选种植、高原夏菜增施不同生物有机肥肥效对比等科学试验10余项。根据对比试验结果,引进筛选适宜本地种植的玉米、小麦等耐盐碱作物,加快推动“以地适种”与“以种适地”有机融合,充分挖掘盐碱地潜力,实现土地资源与作物品种的最佳适配,促进盐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
临泽县共有耕地61万亩,其中盐碱地12.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4.56%。近年来,县上坚持分类指导、综合施策原则,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为重点,结合退化耕地治理等项目实施深入推进盐碱耕地治理,通过绿肥种植、深松耕作、挖沟排阴、综合治理、农技改良等技术措施,大力开展盐碱地治理。今年,临泽县成功获批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试点项目,获省级专项资金1000万元,实施盐碱地改良治理面积1.05万亩。其中,轻度6280亩、中度3186亩、重度1050亩。项目综合运用工程与农艺技术,通过开挖排阴沟、埋设暗管加速盐分排出,配合施用腐熟农家肥、生物有机肥及土壤调理剂改良培肥土壤。同时推广小麦、玉米、葵花、碱蓬等耐盐作物种植,构建“排碱—培肥—适种”治理体系。通过试点建设,临泽县集中展示盐碱地改良新技术,探索长效治理模式,以科技赋能耕地质量跃升,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让昔日盐碱滩逐步变身生态粮仓。(临泽县农业农村局 倪艳婷)
编辑:刘 颖
审核:贾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