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县滨河小学多维推进阅读能力提升工程
近日,临泽县滨河小学以学生读书笔记展评活动为切入点,通过“系统化推进+创新性实践”模式,构建起阅读能力培养新范式。数据显示,学生假期人均阅读量达8.7本,较去年同期增长35%,家长参与深度阅读指导比例提升至62%,展现出阅读育人工程的显著成效。
分层设计构建阅读体系
学校针对不同学段特点,建立分级阅读指导方案:低年级以“图画日志+亲子共读”培养阅读兴趣,中年级通过“批注式阅读+思维导图”训练信息整合能力,高年级侧重“主题研读+跨界表达”提升思辨素养。假期间推出的《分级阅读指导手册》涵盖300余本精选书目,搭配“每日30分钟阅读计划”,形成“读-思-记-创”完整闭环。
动态评价激活成长动能
创新实施“四维八项”评价机制,将传统读书笔记升级为能力发展档案。除内容深度、书写规范等基础维度外,增设“跨学科联结”“现实迁移”等创新指标。五年级学生在顾文颖老师指导的《西游记》研读中,不仅绘制取经路线图,更将八十一难转化为“成长闯关秘籍”,该作品因展现高阶思维获评学校特优案例。同步推行的“阅读积分银行”制度,用读书成果兑换研学机会,激发学生持续阅读动力。
家校社联动放大育人效应
通过“三个一”工程深化阅读共同体建设:每日一段亲子共读时光、每周一次家庭读书会、每月一场社区阅读沙龙。展评活动中,23份附带家长手写信的笔记引发关注,四年级一名学生父亲在信中写道:“与孩子共读《草房子》,我们建立起平等对话的‘文学密码’。”学校还与县图书馆共建“阅读成长基地”,将优秀作品纳入巡回展览,推动阅读成果向社会延伸。
长效机制夯实素养根基
据校长介绍,该校已将阅读能力培养纳入“十四五”教育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计划从三方面深化实践:开发“经典+前沿”的动态书单数据库,组建由骨干、名师、作家构成的阅读导师团,建立覆盖“输入-加工-输出”全流程的数字化阅读档案。语文教研组长透露,新学期将试点“双师阅读课”,邀请名师云端导读,同步开展“校园阅读马拉松”挑战赛。
这场始于假期作业的教育实践,正演变为撬动区域阅读生态变革的支点,为新时代阅读育人提供鲜活样本。(何海梅 严丽娟 刘一超)
编辑:赵 棠
责编:魏红光
审核:贾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