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镇乐民社区:巧“减负”提“质效” 探索基层治理“最优解”
今年以来,乐民社区聚焦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中下真功、求实效,瞄准社区痛点难点堵点,打好减负、增效“组合拳”,不断提升社区服务力。
减数量增质量。全面整治牌子负担、数字负担、指尖负担,开展清群、摘牌、净墙等行动,整合微信工作群4个,清理不规范挂牌6块。合理利用现有功能室实现一室一牌及一室多能,做到门牌内容清晰明了,帮助居民轻松找到“家门口”的活动位置。
减形式明职责。严格规范社区工作事务和证明事项,严明准入标准、申报流程、审批权限。梳理24项社区依法履职工作事项清单、13项依法协助工作事项清单、7项社区出具证明事项清单、33项社区不应出具证明事项清单,并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显著位置进行公示。如遇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但居民急需解决的事项,社区干部也会帮助居民寻找其他解决方法,让为民服务更有温度。
延伸精细“网格服务”。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切入点,在入户走访、政策宣传、网格关爱等方面明确工作要求。同时推行“四提四知”工作法,即“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由,提由知策”,充分调动网格员的主动性,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
培育赋能“党建品牌”。以“乐民情”党建品牌为抓手,依托“五彩丝带”志愿者服务队、共建单位在职党员等力量,开展“访民问需”敲门行动,深入居民楼院开展政策宣传、反邪防电诈等活动52场次,开展飞线整治、消防通道清理、“扫楼”行动等志愿服务16场次,惠及群众8000余人,形成党建“邻”聚力,幸福“零”距离的氛围。
持续创新“服务阵地”。不断巩固拓展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成果,建成社区“敬老爱心”餐厅,惠及城区60岁以上老人1500余人,有效解决辖区独居、孤寡老人、学校师生及其他各年龄段居民就餐需求。对大院平房区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设置有职工子女托管班、棋牌室等功能室8间,补齐了养老、托育服务设施短板,让广大居民在家门口感受中华文化的和合之美。
减负不减担当,减负不减责任。乐民社区将以“减负增能”为着力点,不断提高辖区基层治理能力,让“群众满意”成为基层治理“最亮底色”。(安育锦 魏芳 蓝惠)
编辑:赵 棠
审核:徐 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