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县第一幼儿园:夯实“四三三”机制 确保保育保健安全优质
近年来,临泽县第一幼儿园全面贯彻落实“健康第一、保教并重”工作方针,结合“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工作要求,抓工作常态化流程质量,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幼儿园保育保健工作在安全优质道路上大步前行。
构建四个“一体化”机制,确保卫生保健工作科学规范运行。强化保教一体化教研。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人手一本《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临泽县第一幼儿园学前教育理论汇编》工具书,坚持“同步式共研”入脑入心,从一日生活各环节入手,形成“一日生活操作指引”,将工作规范转为操作“手杖”、将工作要求转为课程“画卷”,教研内容不断延伸,从一桌一椅、一柜一角落的清理、消毒到一岗一责全面落实,实现了保育与教育的“双向奔赴”。创新保教一体化培训。坚持教师“保教不分岗”,保育教育“一岗双责”。学期初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全园教师业务培训、班级轮岗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将保育实操作为重要内容,形成“同步发展”态势。深化保教一体化评价。以《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为指引,在保教活动中,形成“评教育活动必评保育质量”共识,各类活动班级间整体评价和互评、互鉴相结合,通过观摩展示、交流研讨、复盘反思、调整再计划促进保育工作“三个融合”(班级教师融合、一日生活融合、保教质量融合)。注重保教一体化典型培树。通过展示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等,及时组织部分卫生保健工作精细的班主任及教师“现场、现身说法”,使全园教师规范化保教行为被看见、努力被肯定。
严把三项关口前置,筑牢幼儿安全优质卫生健康防线严守健康检查第一关。严格执行入园健康检查制度,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及幼儿园卫生保健标准,每学年师幼年度健康检查率100%,把好身体健康第一关。每学期开展新入园、新插班幼儿计划免疫登记管理,及时做好漏种幼儿的宣传发动,保证每个适龄幼儿能按时接种,免疫接种率达到国家要求。严格执行晨午晚检制度,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准确掌握幼儿每日健康状况,真正做到防范于源头。严守消毒杀菌第一关。严格按照幼儿园传染病防控一日消毒规范,坚持常态化日、周、月卫生清洁消毒标准,卫生保健室定期检查、随机指导,把日常卫生消杀作为保育保健工作考核重要方面,确保消杀工作扎实有效。严守疾病预防第一关。卫生保健教师及时开展季节性流行病指导和教育,以幼儿一日活动为阵地,针对教师、幼儿及家长,分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培训、主题教育、家庭防控等指导,提升应对能力,家园合力,筑牢预防底线。
推进三项提质行动,形成家园共保共建健康教育合力。强体育心行动。建立“小胖墩”、“小眼镜””预防机制,坚持每日活力早操,确保幼儿运动“质”与“量”,提高师幼身体免疫力,构建“好运强体”健康课程,丰富幼儿户外运动形式,组织了“童眼看世界”家长微文化展,倡导家长带孩子亲近自然,减少对电子产品的迷恋,同时,制订《班级电子产品班控制度》,将一体机使用时长作为卫生保健日常巡查的重要内容,切实保护幼儿视力。食育提升行动。根据儿童平衡膳食要求,开展“食育提升扩优提质”行动,每周膳食营养小组结合季节特点、幼儿年龄特点,制定营养均衡、品种多样的带量食谱,率先探索“一荤一素一汤一主食”,推行餐盘自主分格就餐,让餐点更加多样化、科学化、精细化。“微力”同育行动。建立“小眼镜”、“小胖墩”动态“微”台账,定期对其身高、体重、视力进行监测,班级教师与家长共同科学制订健康计划,统一预防措施,家园同向发力。不定期向家长推送视力保护、口腔健康、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食品安全与卫生、健康睡眠、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卫生保健“微”视频,帮助家长树立健康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培养和影响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保育保健小课堂、家长进课堂、周末温馨提示”等微讲座活动,常态化、全方位宣传卫生保健知识,近年来,开展线上线下家庭健康讲座累计约1265人次。(杨玲霞 李雯娟 薛建琴)
编辑:刘 颖
责编:魏红光
审核:贾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