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平川镇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委会,各办室(中心)、镇属各单位:
现将《平川镇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平川镇人民政府
2023年7月25日
平川镇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决策部署,着力防范化解农村地区消防安全风险,提升农村火灾防控和应急救援能力,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坚决防范遏制农村地区较大以上火灾发生,有效缓解农村地区“小火”易发频发现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甘肃省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等规定,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系,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工作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当前和长远,秉持“抓大防小、以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总体思路,全面增强农村领域消防安全工作监管力度,指导健全“属地监管为主、行业分工负责、村社自治管理、网格宣教排查”的农村消防安全工作体系,确保农村消防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二、工作目标
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依法依规履行属地管理和行业消防安全监管职责,制定完善农村消防工作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消防组织体系,协调推进农村基础消防设施建设和安全改造,全面开展农村消防隐患排查整治,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切实打通消防安全工作“最后一公里”,形成职责明晰、各负其责、层层防控、长效管控的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格局,努力实现消防安全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农村消防力量壮大建强,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稳步提升,农村“小火多发”态势有效遏制。
三、工作任务
(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依法依规履行属地管理和行业安全监管职责,将农村消防安全作为安全监管重点,纳入工作计划及发展规划,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指导、协调、推动行业消防工作。定期分析通报火灾形势,明确薄弱环节和管理重点,研究制定措施,定期开展检查、督导和隐患整改,消除火灾隐患。成立平川镇农村消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各村和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各办室(中心)和镇属各单位要履行行业安全监管职责,不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各村要结合工作实际,健全农村消防工作领导机构,明确责任领导,完善工作制度,指定专人承担农村消防安全日常工作。
(二)全面排查隐患,强化综合治理。各村、各办室(中心)和镇属各单位要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群众生活习惯和季节周期等特点,聚焦中秋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和夏播、秋收等特殊生产时段,提前研判各阶段消防安全形势,层层发动力量,广泛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切实把隐患消除在源头、管控在事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排查整治范围:生活区城(居民点、小康楼)、生产区域(田间地头、畜牧养殖区、农机具作业现场)。
2.排查整治内容:各村按照属地管理责任,重点排查整治居民点房前屋后、屋顶柴草乱堆乱放;消防通道阻塞或无消防通道;居住区域与畜牧养殖区域未完全分隔,饲草不安全存储;居民房供电线路老化、“三线”乱拉乱接,尤其是老旧木结构居民房电线接头裸露、陈旧老化;煤、气、柴生活用能存放不规范、不安全;火源灰烬随意倾倒;随意点蜡焚香烧纸;野外田埂烧荒;楼寓窗外安装防盗网、铁栅栏影响应急逃生;消防设施、设备不健全、不应急;公寓楼内电瓶车充电、楼外“飞线”充电;居民自建房变身“三合一”场所等安全隐患。各办室(中心)和镇属各单位按照行业监管职责,重点排查整治养殖区人畜混住,饲草存储不规范;作业农机具排气管未安装防火罩且长时间作业;农业经营主体擅自改变建筑使用性质,建筑消防设施损坏停用,消防通道不畅;生产用电不安全、人走不断电;防火分隔缺失、防火间距不够;田间地头废旧农膜、农业投入品包装随意丢弃等安全隐患。3.排查整治方法:一是坚持预防为主,常态化组织开展全方位、不间断的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对排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建立台账,完善消防档案信息,落实好“户户联防、村村联防”工作措施,健全完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二是坚持属地管理为主、各办室(中心)和镇属各单位各尽其责的监管模式,坚持日常管理与定期排查、集中清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持续推动落实农业农村领域农村消防安全监管全覆盖、无死角。各办室(中心)和镇属各单位要聚焦重点区域和生产环节,每月开展1次消防安全检查,对排查出的隐患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做到安全隐患发现、交办、整改、督查、销号全过程。三是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结合农业生产特点,制定农村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清单(见附件1),对照清单每季度开展1次检查,不定期开展抽查和指导,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反馈,对检查发现的消防违法行为,将按照程序上报监督执法部门依法处理。
(三)突出基层防控,健全救援队伍。各村要根据消防工作需要,因地制宜组建志愿消防队,作为消防救援队的补充力量,承担灭火救援、防火巡查、消防宣传等工作。要充分发挥群防群治队伍作用,加强消防安全防火巡查巡逻,及早预防和发现火灾苗头,做到防患于未然。要协调配齐配强消防储备物资,加强志愿消防队伍应急演练,提升应急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火灾,就能尽快就近组织人员力量迅速开展扑火抢救工作,及早控制和减少火灾损失。
(四)广泛宣传教育,提升防范意识。各村要充分利用会议培训、宣传栏、横幅标语和“大喇叭”等,开展贴近群众实际的消防宣传活动。要认真落实消防安全教育职责,将消防安全宣传作为平安乡村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法教育重要内容,深入推进消防安全宣传“五进”,力争达到“学会一人、教会一家、带动一片”的效果。将村社干部、两委成员、消防网格员等作为重点,每半年开展1次消防培训,每年开展1次火灾应急疏散和救援演练,提高消防安全综合素质和群众应对突发火灾的能力。各办室(中心)和镇属各单位要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制作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视频和宣传册(单),促使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进企业、进项目、进农村。要抓住人居环境整治、民情访谈、走访慰问等一切有利时机,广泛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和自防自救知识的宣传教育,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火灾扑救和疏散逃生技能,实现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有效覆盖。
(五)积极统筹协调,推进基建改造。各村要在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上,科学有序推进农村“房前屋后”隔高带和灭火物资储备点建设,逐步实现住养分离。要积极配合消防、应急等部门,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加快农村消防“五改”(厕改、电改、水改、灶改、路改)和消防蓄水池、消防栓等消防设备设施,加大消防水泵、水枪、水带等消防设施器材配备,逐步解决报警迟缓、延误灭火最佳时机等问题,打通消防通道“最后一公里”。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3年7月25日前)。各村要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学习《平川镇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整治目标、整治重点、工作时限,广泛宣传教育,全面动员部署。
(二)集中整治阶段(2023年7月至11月)。各办室(中心)和镇属各单位要按照方案要求,集中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依法督促整改。要及时分析研判,加强治理成效和总结汇报。
(三)巩固提升阶段(2023年12月)。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要及时归纳整理整改台账,总结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提炼值得借鉴推广的工作经验以制度的形式固化执行,持续推动“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逐步建立起管根本、利长远、重实效的农村消防工作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工作领导。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抓好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牢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层层抓好组织实施,真正把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抓紧、抓牢、抓实。要切实履行消防工作监管职责,压实消防工作岗位责任,细化工作措施,保证每项工作落实落细,推动消防安全工作末端责任落细落实。
(二)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要按照《甘肃省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的消防安全职责,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消防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要健全定期会商、情况通报、联合执法等机制,加强分工协作、联合防控和应急联动,切实形成整治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的强大合力。要统筹农村供水改造、道路交通、电网改造等项目,重点解决“水、路、电”等制约农村消防工作发展的主要短板,实现农村消防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三)强化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加大宣传力度,以消防宣传“五进”为抓手,每月开展宣传活动不少于1次。利用微信群、视频号等新媒体加大农村火灾隐患警示宣传力度,以案说法、以案明责,对区域性、严重影响公共安全、久拖不改的重大火灾隐患要进行集中曝光,并安排专人跟进整改进程,倒逼隐患整改落实。
(四)严格督导检查,狠抓跟踪问效。要建立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督导检查机制,定期调度通报,对问题突出、履责不力、工作敷衍的村要集中督办。要将严格控制和有效减少农村火灾起数作为重要指标,列入年度农业安全生产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内容,确保工作落实见效。要加强工作沟通和信息交流,各村要于每月10日前将农村消防安全工作进展调度表(见附件2)报送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