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暖镇:协商议事聚民心 共治共享绘新景
“大家提的建议很实在,我们尽快形成方案,争取项目资金落实!”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院落协商会”正在“群众说事室”展开。县政协委员、村“两委”成员、党员代表和十余名村民围坐一圈,围绕高标准农田配套水利设施修缮问题展开讨论。镇政协委员工作站站长李永儒的现场回应,赢得了村民阵阵掌声。这样的场景,正是鸭暖镇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激发群众自治活力的生动写照。
群众诉求声声入耳 政协回应句句走心
坚持“群众在哪里,协商平台就建到哪里”,依托11个村党群服务中心和128个“邻里小院”打造“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阵地。由政协委员工作站牵头,组织3名市政协委员、15名县政协委员常态化下沉网格,联合村干部、乡贤人士、党员代表成立“协商议事会”,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土地流转、产业升级等群众关切议题,通过“田间会”“板凳会”“夜谈会”等形式,让群众在家门口议家乡事。阵地建立以来累计召开协商议事活动63场,收集意见建议140余条,推动解决沟渠清淤、路灯维修、土地灌溉等民生实事80余件。
田间地头纾困解难 邻里小院共谋良方
“我在沙窝有几块地,因为离干渠远常年浇不上水,多亏协商会上大家出主意,现在管道铺设过去,方便多了!”小鸭村村民老普指着焕然一新的灌溉管道感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非高标准农田区水利设施老化问题,镇政协委员工作站联合水管所、村“两委”召开专题协商会,大伙儿出工出力,政府配套资金,硬是把“肠梗阻”水渠疏通了,让“老农田”喝上了及时水。环境整治也靠大家商量着干,“协商+监督”模式成为解决环境痼疾的“金钥匙”,通过协商议事形成长效人居环境奖惩机制,各村建立“红黑榜”公示制度,党员和村民自发组建环境卫生检查监督小组,清运垃圾420吨,拆除旧房14户,评选“美丽庭院”154户,昔日的“脏乱差”变成了“净美靓”。
抱团种出“金果果” 土货变身“香饽饽”
“多亏政协委员帮忙牵线,我们的‘富锶无花果’进了丹霞景区,每天都销售一空!”无花果种植基地的王同祥欣喜地说。政协委员紧盯产业发展短板,组织农业界委员、致富带头人、企业召开产业发展协商会,新建设施农业示范点3个,引进富锶无花果种植、苗木繁育等项目,打造“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带动1.1万亩优质果蔬产销两旺。坚持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政协委员积极支招出力,助力规划双泉湖生态智慧牧场,建成后可实现鲈鱼育苗、繁殖、推广一体化模式。2024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668万元,村均集体收入超45万元,乡亲们都说“这日子过得攒劲得很”。
“让‘协商在一线’成为破解难题、凝聚共识的‘金桥梁’。”镇政协委员工作站站长李永儒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继续完善‘收集—协商—落实—反馈’闭环机制,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风培育等领域拓展协商深度,以‘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奏响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振兴协奏曲。”(尹雪峰)
编辑:丁文娟
责编:魏红光
审核:李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