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暖镇:文明实践“赶大集” 便民服务“零距离”
从理论宣讲到志愿服务,从文明创建到文明实践新路径……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触角就到哪里,一场场理论宣讲、一次次暖心服务、一桩桩惠民实事,不断提升文明实践的引领力、凝聚力、号召力,合力打开了鸭暖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画卷”,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让“文明之花”在鸭暖大地上绚丽绽放。
熙熙攘攘的集市,红红火火的摊位、琳琅满目的商品、此起彼伏的吆喝,在热闹的“逢八”大集上,志愿者们通过陈列展板、悬挂横幅、发放彩页、健康义诊、暖心义剪等方式,为广大群众提供沾泥土、冒热气的文明实践活动,将“逢八”赶集变为文明实践的新阵地。前来赶集的群众纷纷表示,用这种形式宣讲政策、服务群众非常接地气,老百姓能听懂,也愿意听。
近年来,鸭暖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探索服务方式,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整合党员、乡贤能人、青年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积极探索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的工作路径和模式,依托“逢八”赶集、“三下乡”等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打造“理论宣讲”“文化惠民”“移风易俗”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一出家门就可以享受到“贴心、真心、暖心”的便民服务。
为巩固文明实践成果,鸭暖镇将文明实践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开展“鸭暖好人”“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通过榜样带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同时,建立“文明实践积分制”,将志愿服务、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行为量化积分,群众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形成了“文明行为—积分激励—长效参与”的良性循环。
“以往红白事大操大办、攀比成风,给大家带来沉重负担。现在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实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群众负担轻了,社会风气也好了!”村民李大哥对这一变化赞不绝口。
鸭暖镇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拓展服务领域,以更实的举措、更活的载体推动文明新风融入乡村振兴每一个环节,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新动力。(李玲芳)
编辑:赵 棠
责编:魏红光
审核:李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