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四破四联”驱动“党建+产业”深化改革
临泽县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机制,激发基层党建活力,全力推动“党建+产业”组织振兴模式改革,通过组织联设、队伍联建、资源联享、产业联动,促进产业链党组织抱团式、协同式、共享式、融合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打破“单打独斗”组织联设促抱团式发展
出台《组建党群共富联合体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制定产业链党组织“五联八个一”运行规范,围绕全县“4+1+N”产业布局,按照“五不变”“四统一”和“三独立”原则,采取以1个产业链党组织为核心,同N个农村党支部、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银行等建立朋友圈的“1+X”模式,建立队伍联建、事务联商、发展联手、技术互助、信息互享、资金互融、销售互带7项机制,成立产业链党委12个,覆盖55个村党组织、吸纳91家企业及合作社、结对72个机关事业单位、带动1万多名党员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发展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促进产业格局由“单极支撑”向“多元融合”转型。
打破“行政界线”队伍联建促协同式发展
跨行业、跨区域成立全县玉米制种产业片区党委和葡萄、蔬菜、肉牛、旅游等产业党委10个,采取党委定岗、党员认岗、公示明岗、履责在岗等方式,成立政策宣传、产业发展、技术服务、市场营销、关爱互助等5支先锋队,每月结合主题党日组织1次跨村跨行业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党员能人、致富带头人、农业经营主体等带富优势,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为党员群众提供服务,打造党群共富示范基地261个,培树党员“带富先锋”1000名,党员领办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1091个,推动形成“组织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协同发展格局。
打破“地域壁垒” 资源联用促共享式发展
在地域方面,围绕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以强村带弱村组建中心村(社区)党委2个,整合区域内旅游、养殖等优势资源,形成握指成拳效应,带动文旅产业、养殖产业提质增效。在人才信息方面,发挥功能型党组织的人才孵化和信息集聚功能,坚持内育和外引相结合,实行导师带徒、组团结亲等模式,分行业组建9个专家服务团跨区域开展技术指导17轮次;构建“现场指导+专题培训+技能实训”一体化培育体系,定向选派70多名产业带头人赴外培训,邀请县外专家开展各类培训61场次3200多人,提升功能型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打破“业态边界” 产业联动促融合式发展
抓住“农头食尾”,做足“接二连三”文章,发挥产业联合党委“统”的优势,构建种植养殖、生产加工、仓储流通、营销推广的全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出台《关于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按照“党委引领、支部办社、社联产业、产业富民”的思路,深入开展“纵向创亮点、横向打擂台”活动,通过赴外学、镇内比、县上赛,村党组织领办产业型的集体性质合作社92个,实现公司化改制73家,实施省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25个,全县10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6个村突破100万元。(李炳、顾兴业)
编辑:赵 棠
责编:魏红光
审核:李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