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退出适老化模式
首页 党政动态 走进临泽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党政动态 > 通知公告

全民阅读活动精品书目推荐 第193期

来源:临泽县图书馆 2023-09-08 11:52

(县图书馆馆藏图书   阅读推荐)

一片叶子下生活

刘亮程 

《一片叶子下生活》精选了刘亮程的散文作品36篇。刘亮程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观察着他所生活的家园,周遭的一切,包括虫子、鸟、蚂蚁、狗、树、阳光、风......以及人,在他的笔下都是不一般的存在,他写他生活中的事物、身边的人、生活的状态。其文字朴实理智、充满哲思却又不刻板严肃,看似平常的东西都蕴含着深层的意义。读之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沈熹微

这是作家沈熹微为记录日常、人情、心事所作的生活美学笔记 ,为粗糙的生活填上丢失的全部细节。书中所记,都是些不起眼的日常琐碎,比如石阶缝里的绿苔,窗外逐渐透亮的天光,某件物品下藏着的故事。微小却重要,也许是你丢失已久的东西。人总是要沉下心来过一段宁静自省的日子,整理自己。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茶,吃不求饱的点心。与日常琐碎共有一种呼吸的节奏,在自身的情感起伏中积蓄力量,收获不需要理由的快乐。在朝九晚五里去过你愿意原封不动重复千百次的生活,任时间温柔而亲密的流淌。

心灵处方

毕淑敏

毕淑敏,汉族,1952年10月生,山东文登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作品很多都与医生这个职业有关,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品《红处方》。这是一本抚慰心灵的散文随笔集,随着一个个生活小故事的叙述,毕淑敏以外科医生的目光和洞察力,细致入微地一层一层地将生活的痛和“病灶”找出并解剖,让读者不仅看到生活的残酷,而且当目光里的泪花还在闪烁时,就已发现自己已经从这些小故事里看到了出路和希望。

许三观卖血记

余华

《许三观卖血记》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发表于《收获》1995年第6期,讲述了一个悲喜交加的感人故事。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小说中平凡的小人物挣扎于浮沉的时代,用他们并不厚实的臂膀不断拍打出激荡的浪花,观望着模糊的前路,而期间的苦难与悲情却又清晰可见,平凡之家的悲剧喜剧在余华细腻的笔触下显得可笑而又可怜。在讽刺幽默的行文之间又可看出人物苦中作乐的无奈,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永远也无法抹平的鸿沟。

文城

余华

《文城》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21年3月。讲述了在清末民初的动荡年代,北方青年林祥福与南来女子纪小美相遇、相爱,但小美在生下一女儿后突然离开,再无音讯。林祥福背着女儿一路南下,寻找妻子小美所在的“文城”的故事。该书承续了余华民间叙事的风格,不动声色地融入魔幻色彩,从不同视角讲述了林祥福、纪小美以及他们相连的各色人物的爱恨悲欢、颠沛起伏,牵引出军阀混战、匪祸泛滥的时代之殇。

城南旧事

林海音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作品通过讲述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在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作者心头。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一去不还。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于是把它们写了下来,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这是林海音写这本小说的初衷。

黄金时代

王小波

《黄金时代》是作家王小波创作的中篇小说,是作品系列之“时代三部曲”中的一部作品,该系列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王小波《黄金时代》的问世,实现了知青文学的突破。作品中对爱的正面书写,对现实的批判和嘲讽,对人生状态的反思,对人性自由和本真的彰显,迥异于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知青小说。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余华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创作的杂文集,首次出版于2018年3月。这本书主要是余华2016-2017年各处参加活动的演讲集,其中一些观念和想法,在余华之前的部分文章里已经出现。书中余华充满睿智又真诚分享他的观察和思考,从往事到现实,从自我到时代,既漫谈生活体验,也谈及创作心得。

繁花

金宇澄

《繁花》是金宇澄创作的长篇小说,2012年发表在《收获》杂志。故事以10岁的阿宝开始,以中年的小毛去世结束,起于20世纪60年代,终于20世纪90年代。重点描写了两个时间段的上海,一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是八九十年代,尤其是这两个特殊历史时期上海人的生存状况。除此之外,金宇澄还将笔调触及太平天国时期,甚至远古的传说时代,展现的并非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但又与上海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体裁上充分借鉴和吸收话本小说的优势,呈现出一种新的韵致。

闲窗微信

孙冰川

孙冰川,1947年生。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82年毕业后,在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工作,2004年调入中央电视台,任副总编辑。《闲窗微信》是作者退休后在微信上创作的随笔。作者围绕古代的文学、历史、宗教、社会等多方面内容,或追本溯源,或以古鉴今,进行了一些有趣的知识探求,使古典的历史文化脱去了原本晦涩的外壳,以更为活泼和现代的方式呈现出来。

自己的园地

周作人

《自己的园地》是周作人学术性质的散文集,主要阐述了周作人自己对文艺的解读和态度,可以看成是一部文学批评文集,也是周作人极少展现的犀利尖锐的一面。本书中收录的多为山水小品和随笔,有些散文对艺术的见解也十分独到,不仅讨论了国外优秀文学的创作理念,还对比研究了国内文学创作的不足之处,态度鲜明,言辞恳切,而在表达形式上则延续了他一贯散淡平和的文采。

林家铺子

矛盾

《林家铺子》是矛盾1932年7月创作的短篇小说,原名《倒闭》。载于《申报月刊》第一卷第一期,后收入短篇小说集《春蚕》。讲述的是当时江南杭嘉湖地区一个小店铺的主人林老板,在时局动荡、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虽再三苦苦挣扎,但在黑暗势力的盘剥下终于破产的故事。

与未来同行

李开复

本书以“未来”为主线,划分为三个主题:迎接未来--给青年学生的信、创造未来--网络时代的创新、人才与文化和憧憬未来--未来一代的教育和成长,内容主要涉及人才成长、科技创新、企业文化和青少年教育等相关的文章,呼唤更多人成为理解未来、规划未来、迎接未来,甚至开创未来的新世纪的同路人。

编辑:牛雅萱

初审:崔建华

终审:宋明林

主办单位:中共临泽县委 临泽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临泽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陇ICP备090036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