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活动精品书目推荐 第187期
(县图书馆馆藏图书 阅读推荐)
把世界抱进摇篮
陈海强 著
陈海强生于陕西,15岁发表处女作,现役军人,中校军衔。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新闻系,鲁迅文学院第33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迄今在《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诗刊》《散文》《意林》等多处发表、出版各类作品两百余万字。
作者质朴而真挚的文字给人心灵上的安慰。书稿一共有五章,内容包括著名人物的成长故事,如高尔基、安徒生的成长经历;对画家姜长源、猛士徐新国等人物的性格描写;作者的自身回忆,如军旅生活、写作感受;描述对军旅情深的悠悠缅怀,在军营发生的一些故事;描写家人,讲述了外婆、妹妹的故事等;该书稿不论从语言表达还是行文叙事上,都是一部很值得收藏的作品。
我的母亲喜进花
马金莲 著
马金莲,女,回族,1982年生于宁夏西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花城》《十月》《大家》《清明》等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近400万字,部分作品被各种选刊选载或入选各种选本。马金莲最新中篇小说集《我的母亲喜进花》,从照片中的母亲喜进花,到迈出家门、走向小镇的《人妻》中的腊东梅,到《底色》里漂亮女人张桂香的爱恨情仇,再到《义诊》中那个令男人想入非非的、气质女人陈墨梅,处处是马金莲个体生活的记忆,却铺陈描绘出一幅当代乡村众生百态图。温情的文字表达,再现了乡村社会生活中的超稳定文化结构和现代化浸染下的乡土嬗变。
一无所有,就是你努力拼搏的理由
言冗 三耳姑娘 著
言冗,中国科学院在读硕士,90后自由撰稿人,短篇作品散见于各类期刊杂志。三耳姑娘,已出版短篇文章数篇,2017年主编出版了《读者文摘 》精华版之《再回首,爱已成惘然》。
你还在偷偷羡慕别人的成功?抱怨老天的不公?这是只有弱者才会做的事情。真正的强者根本不懂抱怨,他们只知道,与其抱怨,不如努力让自己做到更好。不迷茫,坚定信念;不抱怨,相信明天会更好。本文共有30余篇真实感人的故事,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温暖与坚强,让读者知道与其抱怨世界,不如自我努力,让自己做到更好,成就更棒的自己!
巴山夜雨
张恨水 著
《巴山夜雨》是2007年6月1日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该书写于抗战胜利之后,1946年开始连载,1948年底载完,历时三年多。是张恨水“痛定思痛”之作。作者以冷峻理性的笔触,在控诉日寇的战争暴行同时率先对民族心理进行探索解剖国人在抗战中表现出的“劣根性”。小说以主人公李南泉为轴心,向读者展现了一幅蜀东山村众生图。人物栩栩如生、传神阿堵.语言幽默犀利在小说的描写功力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台湾学者赵孝萱女士称该书是张恨水的最重要代表作,也是他一生作品最高巅峰。
80后集体回忆
杨柳 著
《80后的集体回忆》是2011年1月1日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柳。本书是从2006年开始在网络上疯狂转载的“李雷和韩梅梅”帖子的原创者,集合一批有着共同回忆和怀旧心境的“80后们”,从儿时的吃、喝、玩、乐、学等各个方面进行“集体回忆”。从个体的角度,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个人的经历和情感,这种抒发是个体的,却可以折射出一代人的光芒,成为一代人无法遗忘的回忆。
暖夏
王松 著
《暖夏》是王松创作的长篇小说,故事从位于大城市郊区趋于城乡一体化的乡村说起,这是一个新的典型环境,承载着包含了人情世故等等积累的历史惯性,更面临着全面小康使命。于是小说在各类各色的人物和应接不暇的故事及其复杂难理的关系之中,将时代的巨变课题与精神的渐变形态作为文学向深广处探究的方位,充分容纳地方元素、立体呈现百姓心思,并由此生暖意悟大道——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世之“巨变”与心之“渐变”的思辨,构成了文本内部的力量。
努力,让幸福更靠近
王岚 著
王岚,湘女,文学学士,经济学硕士,网络作家。本可过着风雨不侵的日子,与一缕书香为伴、与万宗诗书为伍,却投入了北漂大军,经历了别样人生,活出了独家感悟。对于每一个普通人而言,内心都藏着一团烈焰。努力,便是火种,它能关闭暗淡的过去,点亮璀璨的人生。愿你今日所有的努力,都是明日幸福的铺垫,终活出属于自己的任何可能。全书的行文比较轻松,寓教于故事中,并在文中辅以一些激励的话语,让努力在路上,正在为自己的梦想不断拼搏的人们以一定的力量。
悲惨世界
(法)维克多·雨果著
维克多·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1802年生于法国白桑松,上有兄长二人。1816年,雨果在16岁时已能创作杰出的诗句,21岁时出版诗集,声名大噪。《悲惨世界》的主题是写人类与邪恶之间不懈的斗争,人类本性是纯洁善良的,将一同走向幸福,但要经过苦难的历程。
各自的朝圣路
周国平 著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各自的朝圣路》作者在不惑之年,生活中却发生了一连串想不到的变故,这些变故促使作者将更多的精力用来思考令人困惑的人生难题。他将自己定位于"守望者",并与时代潮流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以守护人生那些永恒的价值,瞭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书中倡导在淡漠中追求,于绚烂中归于平淡,让经过省察的人生充满价值。
哈佛女孩刘亦婷
刘卫华 著
《哈佛女孩刘亦婷》是2000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卫华。该书记录了刘亦婷被哈佛大学录取前所经历的人生历程和学习心得。要从激发孩子的兴趣入手,在孩子乐于接受的前提下,逐步推出有益的措施,才会真正有利于孩子素质的提高。"强制执行"、"揠苗助长"的态度,会妨碍取得预期的效果。同时,书中提及的那些原则和方法,也要依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特性和潜能去因材施教,才有利于更大程度地开发孩子的潜能,实现更有价值的人生。
人生
路遥 著
《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它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叙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人世间有一种清光
白落梅 著
《人世间有一种清光》记录了百万级畅销书作家白落梅的慢煮生活。作者以闲适、雅致的笔调,如实呈现她的日常生活,以及她所珍视的那些人世间的清光:有灵且美的自然草木,故园的父母,在困境中相伴的那盏清茶,从容享受似水流年和孤独。 一帘烟雨、一枚落叶、一粒尘埃中,皆可见人生的清光。以古人的风雅心境、气节境界过现代生活,在匆急的人生中让心慢下来,做一个懂生活的现代人。
呼兰河传
萧红 著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20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年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你所吃的苦,终将照亮未来的路
李超军 著
本书列举了现代人在生活中所遭遇的困境和挫折,同时分析如何战胜那些逆境,才能让那些我们吃过的苦,成为未来的路。人生,吃苦一阵子是常态,但不会苦一辈子,那些所吃过的苦,终究是铺就了走向未来的路。
心怀初衷,做美丽女人
陶金 著
本书通过讲述女性要独立、努力工作、贤惠和善良等几个方面,告诉女性要找回自己的初心,才能活成最美的女人。内容包括:初心不变:做一个独立的女人、初心不变:做一个努力工作的女人、初心不变:做一个会教养孩子的女人等。
编辑:牛雅萱
初审:崔建华
终审:宋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