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工会:在职工需要的每一处 都种下“娘家”的温暖
从轰鸣的生产车间到寂静的办公楼,从烈日下的建筑工地到深夜亮灯的实验室,临泽县总工会始终以“娘家人”的身份,把关怀的种子播撒在职工最需要的角落。这颗名为“温暖”的种子,在每一次倾听、每一回帮扶、每一场守护中破土抽芽,生长出遮风挡雨的绿荫。
倾听诉求 搭建连心桥梁
职工的声音,是工会行动的指南针。为精准捕捉职工需求,县总工会干部职工深入企业一线,与职工围坐话家常,认真倾听每一位职工的诉求和建议,记录下他们在劳动保护、职业发展、福利待遇等方面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对于能够现场解答或协调解决的问题,当场给予清晰、准确的回应,真正做到“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针对部分需要进一步研究或协调的事项,工作人员做了详细记录,承诺后续将开展深入研究,并及时向职工反馈处理进展和结果,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针对企业提出的技术瓶颈,工会对接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研讨解决方案,累计开展助企行活动34场次,惠及职工3417人次,用实际行动履行工会组织为职工“答疑解惑、帮贫解困”的“娘家人”职责。
精准帮扶 点亮希望之光
生活的风雨中,工会是职工最坚实的依靠。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临泽县总工会把做好职工互助保障工作作为党和政府为广大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的一项重要举措,连续3年来,已为120家单位631人申领互助金223万元,极大程度上减轻了患病职工的经济负担。面对突发大病、意外灾害的职工,工会“应急救助通道”第一时间开启,某患病职工收到工会送来的救助金时感慨:“这是救命钱,更是娘家人的心意。”点滴帮扶如同春雨,滋润着职工的心田,让希望之花在困境中绽放。
赋能成长 培育发展沃土
工会深知,职工的成长与企业、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为此,工会全力打造“技能提升工程”,联合职业学校、行业协会开设手工编织、中式烹饪、电商人才培训班4期170余人。邀请劳模工匠现场授课,帮助职工提升职业竞争力;组织“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为职工搭建展示风采的舞台,让技术能手脱颖而出。2024年以来,指导基层工会组织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265场次,参与职工18810人次。同时,工会积极推动“职工书屋”“创新工作室”建设,全县61家职工书屋成为职工的“精神充电站”;新建红枣产业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4家,在玉米制种产业、红枣产业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相继开展技术攻关、先进工艺交流等4场次。红枣产业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里,职工们集思广益攻克技术难题,让创新的种子在实践中结出硕果。
守护权益 筑牢法治屏障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会始终冲锋在前。通过“法律进企业”“普法微课堂”等活动,工会将《劳动法》《工会法》等法规送到职工手中,用生动案例讲解维权要点;开展“法治体检进企业”两轮次39场,覆盖职工1452人。开展集体协商“春季要约”行动,发放提示函70份,回应要约66份;督促企业签订“四项合同”50份,覆盖企业68家、职工3665人。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走访15家企业摸底调查欠薪问题,处理网上微博投诉农民工欠薪案件、受理办结12351办理案件4件。通过“工会+法院”诉调对接机制办理调解案件7件。当职工遭遇欠薪、工伤纠纷时,工会法律援助团队迅速介入,为职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调解和仲裁支持。某建筑工人被拖欠工资7000余元,接到维权电话后,工会联合劳动监察部门多方协调,最终帮助工人讨回薪资;面对企业不合理调岗,工会代表职工与管理层谈判,用法律武器捍卫职工权益。这些行动让职工真切感受到,工会永远是他们权益的坚定守护者。
工会的温暖,藏在清晨为环卫工送去的一碗热粥里,藏在烈日下为户外劳动者搭建的爱心驿站中,藏在每一次为职工撑腰的坚定行动里。下一步,临泽县总工会将继续深耕职工服务的“责任田”,让“娘家”的温暖在每一个需要的角落生根开花,为职工的幸福生活、社会的和谐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临泽县总工会靳泽阳)
编辑:赵 棠
审核:李一波